先給他搶鮮一下
Das Bauhaus
德國最著名摩登藝術設計與建築學校於1919年三月20日威瑪(Weimar),由建築師Walter Gropius成立。他追尋他的夢,創造一個新的建築藝術:藝術,手工藝應該作結合。剛開始包浩斯這個革命性的構想受到許多質疑,但仍有許多人為自由創新與摩登設計來這個學校。德意志國家主義者特別嚴厲地以文字批評,指責這些老師與學生是"左派"與"國際主義"。短髮與著長褲的女性只被視為人定義為驚悚。政治與財力雙重壓力,讓在威瑪的包浩斯於1925年遷至德騷(Dessau)。
相關連結一
相關連結二
相關連結三
相關連結四
相關連結五(Spiegel英文)
Walter Gropius
將樂園遊戲趣味帶進建築形式,1926成立,由Walter Gropius設計的Dessau高等學校建築。藉由簡潔清楚的型,結合乾與冷的鋼鐵玻璃外牆,此設計方式到現在仍適用。Walter Gropius(1883-1969)擴張他的構想,結合繪畫藝術,讓建築優勢地作支配,即為"未來新建築"(den neuen Bau der Zukunft),與美學與機能融合:"最終目的在於讓生活繪畫就是建築…建築,雕刻,畫家們,我們必須回到把自己當成工匠!…藝術家是工匠的高一級"(書摘自:Bauhaus-Menifest)
Bauhaus工匠
在Bauhaus裡,教授不再是教授,他是師父與工廠工頭。學生不再是學生,他們稱自己–如同工匠–學徒與助手。Gropius期望著,像所有的藝術家,特別是畫家與雕塑家,致力於他的理想,教師們能夠為Bauhaus衝出好成就。許多被Gropius從威瑪帶到德騷的老師,變成最現代著名的藝術家:Josef Albers, Hinnerk Scheper, Georg Muche, László Moholy-Nagy, Herbert Bayer, Joost Schmidt, Walter Gropius, Marcel Breuer, Wassily Kandinsky, Paul Klee, Lyonel Feininger, Gunta Stölzl 與 Oskar Schlemmer。
Fagus-Werk
當Carl Benscheidet於1911年成立Fagus工廠,便委託年輕的Walter Gropius為他的鞋子工廠作設計,引發無法接受的憤怒與革命創新建築師的聲音。這個從1911年由Walter Gropius與Adolf Meyer於Alfeld an der Leine的工作被視為摩登設計的建築鑰匙。設計意圖在於,去掉傳統刻板印象,將一個中型工廠轉為前所未見的形象。這棟工廠建築以他表現性,即物主義式的呈現與大片玻璃的運用,變成工廠建築的自明形象。
Henry van de Velde
比利時人Henry van de Velde (1863 -1957)是個表現慾強與多面表現的藝術天才。他是畫家,設計家,藝術理論家與改革者,在德國的Jugendstil運動中的決定性人物。他的目標是:創造新的生活形式,"設計為生活"(Entwürfen für das Leben)讓他企圖設計所有的工藝。一種機緣,為了威瑪Bauhaus的成立與解束作設計。藉由大畫室窗與獨特的韻律階梯,Van de Velde編織出Jugendstil建築。
Bauhaus資料美術館建築設計
這棟在柏林的美術館建築,建於1976到1979,是Walter Gropius晚期作品。這棟具特色的美術館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地標。全世界對Bauhaus學校感興趣的人,每年都會集結於此,特別是他們的成果展示。今天在德國還值得一提的是,他們的永續的構想如何到現在還影響著在人的每日生活:玻璃外裝,酒店裡的古典燈飾或在診所等候室的Freischwinger椅,這些在當時只是個構想的東西,現在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。
Leave a Reply